每个人都希望利用“智能”来对各种“事件”作出更明智的决定;如今的世界,意料之外的情形越来越多,用时髦的行话来说,就是要从一大堆“非结构化”信息中获取“洞察力”。大数据带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机遇,使人们能够从海量的、仍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爆炸性增长的非结构化数据中发掘“洞见”。其背后的理论(该理论终将被证明是正确的)就是,新型的分析引擎将能够利用不同的媒体形式查找非相关的数据项,然后将这些数据项迅速地结合在一起,在设备屏幕上响应并创建报告,从而支持‘实时’决策。
最近被HP收购的Autonomy已经证明了这种强大的能力。但如今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可以利用洞察力来实现明显的运营改善,大家对此或许并不了解。移动性正在经历突飞猛进的发展。移动性是一种能力,它能够利用非桌面设备为员工赋能(例如服务工程师和销售人员,或任何非固定上下班人员),并在后台企业IT的预定、结构化、程序化应用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移动性与实现商务智能(或现场工作人员知识管理)之间的联系已被公认为新部署方案的核心驱动力之一。YellowFin最近发表了一篇关于“互动式商务智能”的文章,文章分两部分列出了移动商务智能的七种最佳实践——这份清单与本文主题颇为契合。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联系尚未得到充分认识,那便是移动性与网络社交的联系,它不再局限于以传统的报告或知识管理方式捕获和报告“事件”,而是着力追求新的“洞察力”。
我用上周凯捷员工利用社交网络获取实时洞察力的事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凯捷有许多同事都在利用日新月异的技术创造复杂的领先市场的业务解决方案,但他们未必都在办公室里上班。一位凯捷咨询的同事正帮助一家全球消费品集团解决社会化客户关系管理(CRM)在目标市场中的使用问题,他突然面临一个难题,需要在24小时内找到“Quick Read”(Q/R)上的专家来了解相关知识。这位同事利用凯捷Yammer平台中内嵌的搜索引擎查询我们的社交网络,不到五分钟就找到了五位具有相关经验的同事。五个人都曾就Q/R的主题发表过文章,因此自动创建了“面包屑”(Breadcrumb,即文章路径导航),这样就能轻而易举地查找到他们的专业技能。
有人说,从技能数据库中就可以捕获这些信息,话虽如此,但有哪一家公司能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或财力,能够以传统的结构化形式捕捉当今瞬息万变的环境中的所有动态?更何况,如果最有价值的经验和技能杂乱无章地散布在那些非结构化的、尚未实现充分互联的移动员工社群中,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移动员工直接面对市场,并与客户打交道。他们最能体会社交网络的价值,他们将社交网络视为一种理想的媒介,通过分享自己的“隐性”知识和经验,与他人共同探讨和应对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挑战。
社交网络与移动性相结合,在客户互动领域创造了新的非结构化数据,而客户互动领域对任何企业而言,都是实现成功的最关键领域。通过为前线员工“提供装备”来发现新的洞见,这一举动极具价值,并且往往体现在新产品的发布中,详情请见之前的CTOblog博文。此刻,更重大的问题变成了怎样才能推动社交网络的成功?在上文所述的凯捷示例中,双赢机会推动了各方热情参与。五位在Q/R发表文章的同事证明了自己对该主题的兴趣和参与度,也正因为文章的发表,他们才得以参与Q/R项目。简单地说,通过在Capgemini社交网络上积极参与并发帖来“宣传”你的专业知识是能够带来回报的!
关于社交网络的成功因素,Mashable Business网站上刊登了一篇更宏观、更有思想性的分析文章。有趣的是,这篇文章也提及了凯捷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功。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关系:利用移动性和社交网络进行实时大数据分析,能够更快地提供更多价值,这又产生了更多的数据用于支持这一举措。在对所涉及的技术进行业务论证时,这或许是另一个值得思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