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第一部分介绍了物联网如何改变零售商和购物者的零售体验。
实现物联网的路径——挑战及解决办法
日复一日,零售商致力于向顾客提供个性化、独特而又始终如一的购物体验。自从网络、移动和实体店全渠道体验诞生以来,许多首席信息官密切关注每一季度的信息。然而,正当他们适应了这一挑战,基于物联网的传感器和设备,以及数百个初创企业崭露头角,摩拳擦掌地试图再次颠覆整个零售行业。零售商已经认识到海量物联网技术和设备中隐藏的潜力,正试图从三个层面将其应用到销售渠道和日常运营中。
1.整合
2.洞察
3.管理
团队、流程、系统整合
零售策略、营销、渠道、运营和IT等部门必须密切协作,正确理解如何在公司的零售和供应链运营中应用智能设备。零售商必须重新定义需求管理、品牌建设与营销、采购、营商和店铺运营等流程,在各流程中发展基于物联网的能力。不过,最大的难题是在无数种“智能”设备中选出各部门都愿意采用的优先设备。这一优先设备必须依照统一的业务战略而定。
紧密整合PLM IT系统、忠诚度、销售、营商、定价与推广及履约等工作,以确保制定的流程能够顺利开展,将成为下一个前沿阵地。鉴于IT架构将涵盖的新设备、新技术非常庞杂,这一任务将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IT基础设施团队必须确保所有通讯和联网协议(无线网络、宽带、近场通讯、蓝牙、移动)行之有效,可支持信息和商业数据在传感器、设备、服务器和应用组成的网络中自由流通。
基于上千种设备得出的数据观察必须助力未来决策
零售商的前景能否发生根本性变化,取决于其是否有能力应对现场和店铺的各种智能传感器和设备接收的实时信息。将数据转变成洞察是一种很难培养的习惯。
面对事件产生的原始数据流和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的专门算法,即使那些依靠数据洞察的成熟企业也缺乏相应经验。如要将数据流与企业应用有效连接,产生有价值的分析和报告,企业必须具备专门业务知识、应用意识和强大的分析能力,三者缺一不可。
随着企业逐渐提高从设备产生的海量数据中发掘关键商业见解的能力,使用案例将更加关注客户参与度提升、销量提升及利润率增加带来的商业益处。
管理各个负责落实和支持物联网生态系统的机构组成部分
要想在零售环境中引入物联网并建设相关业务能力,就必须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加强新技术的引入,采取能够定义和落实新技术的新项目。目前证实的一种最佳做法是找出受影响最大的业务和应用,让与之相关的职能团队开展协作,制定完整的项目计划,大到关键战略业务目标(提高收入、参与度或利润率),小到详细的架构技术图,涵盖整个任务的方方面面。
这些举措要想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严谨的管理机制,以确保业务、IT和产品或服务交付等部门齐心协力,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根据项目的诸多潜在价值触发点和挑战,共同确定项目实施的时间表和目标。并非所有活动都能取得成功,因此,通过有效设计加快不合理项目的淘汰非常重要,可避免在无效的试验和试行项目中投入过多资源。
实施物联网的其他关键因素包括评估组织对新技能的需求,支持新设备的能力,寻找支持新环境的新合作伙伴,为应用新技术、新流程提供充足时间。
最终,企业将建立起端到端连通的物联网生态系统,客户、供应商、资产和扩展业务网络都将一“网”打尽。